肇庆学院共青团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紧紧围绕我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深入实施“思想引领、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五大行动,注重工作的顶层设计,注重资源的向下倾斜,注重力量向品牌集中,注重眼睛向外整合资源,深入破解“高位徘徊”困境,不断增强团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为学校“十三五”发展发挥好共青团的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作用。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放飞砚园学子青春梦想
将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为根本任务,以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为主题,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提升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精益化。
一是深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准确把握主题,积极组织开展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爱国主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宣传教育,注重各类主题活动的融入结合。
——抓住重要节点,以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和全国“两会”召开等重要事件为契机,组织开展党史国情、革命传统、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活动。
——深化创新载体,重点开展“与信仰对话”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团日活动、座谈会、社会实践等形式,借助爱国主义历史遗址、纪念场馆、代表人物等,引领青年学生增强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自觉坚持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深入实施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依托主题团日、理论学习社团、培训班和新媒体等线上线下阵地平台,重点组织学生学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各级团学组织依托各自新媒体平台设立专区专栏,积极开发文化产品,开展线上主题活动。
二是大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
——落实《关于在大中学生中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通知》《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及全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安排。春、秋季开学期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
——构建践行载体,贯彻落实《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逐步完善学生志愿服务相关实施办法,努力打造志愿服务“一院一品牌”项目,初步建立我校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自强之星”、“巾帼之星”等榜样选树宣传工作。
三是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贯彻落实高校“青马工程”工作推进会精神。准确把握“青马工程”的基本定位和目标任务,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实践导向,科学设计培养路径,推广和共享广东特色的课程资源,完善学校、学院的一体化分层培养格局,构建实施“青马工程”的完整链条。
四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发挥组织体系优势,借助第三方专业资源,融合线上、线下载体,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动态专项调研及有针对性的引导。
——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基层参与运用新媒体和文化手段创作、传播“微团课”等优秀内容产品,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二、深化品牌工作项目,促进青年学生素质拓展
促进青年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浪潮,为实现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贡献青春力量。
一是大力促进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创优
——贯彻落实《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青创空间”孵化中心建设,积极寻求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资源支持,重点依托现有孵化机构,联合打造校外“青创空间”创业孵化平台,初步建成种子孵化中心+创业孵化平台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做好2016年大学生科技培育专项资金的相关工作。扎实做好2016年“攀登计划”专项资金申报立项工作,完善“攀登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探索完善从“项目培育”到“竞赛选拔”再到“落地孵化”的工作路径,打通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全链条服务。
——组织参加2016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以赛促创、以赛促学。
二是持续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意见》,充分依靠各级团学组织以及宿舍、实验室、兴趣小组、体育社团等“微组织”,开展具有地方和校园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开展趣味性体育竞赛活动,开展 “大学生百炼之星”寻访和“优秀体育公益社团”创建活动,努力形成“班班有体育活动、人人有体育项目”的生动局面。
三是创新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紧密结合团中央、团省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和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安排,在2016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组建大学生扶贫重点服务队,深入山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在此基础上,组建校院两级服务队,广泛开展宣讲调研、科普惠农、教育帮扶、医疗卫生、创新创业、粤港志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等系列帮扶活动,推动青年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增长才干。
——继续组织参与2016年“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提升行动,推动大学生上岗位开展暑期实习(见习)活动,提升大学生综合技能和水平。继续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见习基地,提高岗位使用率,推动“展翅计划”形成长效机制。
——继续在地方扶贫帮困、大型赛会、生态环保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四是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贯彻落实《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促进学生社团规范发展,加快建立社团的“准入、整合和退出” 机制,加强社团及其活动项目的监管和考核,进一步规范社团各项财务管理,实施社团各项收支透明化;完善和规范社团指导教师聘用和考核工作。
——重点推进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努力用先进文化引领校园风尚。通过举办第六届“促进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主题活动的开展,提升项目质量,积极培育项目,对接第十届广东大中专学生科技学术节和第十一届广东大中专学生校园文体艺术节等省级竞赛。注重以校史、校训、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培养目标等为载体,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利用传统节日等契机,结合学校专业和学科优势及学生特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三、坚持服务师生的工作生命线,做到直接联系服务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常态化深入调研,开展“院系联系日”和“团支部联系日”工作,通过工作座谈会、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参与学生活动等多种形式,把握学生实际需求,凝聚工作力量。发挥基层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的群众组织优势,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权益利益诉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接待日”、“开放日”、“对话活动”等,建立组织化、定期化向学校有关部门反馈的制度。
二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需求
——通过“青年之声”平台等既有渠道倾听和收集青年学生意见建议,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积极协助政府和学校关注并解决青年学生权益受侵害事件。
——发挥团组织优势,着眼青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结合实际开展就业创业服务。
——建设青年学生帮扶服务体系,针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社会交往困难、上进心不足等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知法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
三是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联系和服务
——重视发挥机关团工委的作用,探索成立交流联谊类组织,搭建青年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展理论学习、项目培训等工作,促进青年教师提升理论素养、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结合共青团品牌工作,探索吸纳青年教师参与指导团学工作,定期开展学术沙龙、读书交流会、专业讲座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相长。组织青年教师继续深化开展团学领域相关课题研究,助推团学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四、全面围绕从严治团,抓好基层组织基础建设
一是加强学校共青团组织建设
——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探索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加强和改进团支部的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和必要的制度建设。明确团支部的工作职责和功能内涵,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创新团支部的设置方式、成员配备,促进团员学生参与和推动团支部工作建设。推进社团建团,探索网上建团。开展“活力团支部”创建工作。
——促进学校共青团组织体系良好运转。发挥校级团委主体作用。重点抓好院系级团组织建设,提供干部培训、工作载体和资源支持。
二是加强学校共青团员先进性建设
——强化推优入团、团前教育、入团仪式等工作,做好团队衔接,坚持团员标准,严格入团程序,提升团员质量。
——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创新团的组织生活方式,严肃团的组织生活,加强和改进团员关系接转等基础团务工作。
——引导团员成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推动全体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挖掘、树立和宣传团员身边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加强学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开展“学系列讲话、学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看齐意识,坚持廉洁自律。突出思想建团,严肃团内政治生活,强化“三严三实”作风,牢固树立正确成长观、事业观,坚持密切联系青年,养成良好作风,着力打造忠诚、担当、干净、专业的共青团干部队伍。
——落实学校团干部五年培训工作方案,抓好本校团干部培训,推送优秀团干部参加全国、省、市各级示范培训班。培养共青团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业务本领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使他们真正融入青年,努力做学生“友”,不做学生“官”。
五、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快实现网络新媒体战略转型
坚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学校共青团工作和建设,做好建网、用网、占网工作,更好地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
——全面推进“青年之声”网络互动社交平台建设。贯彻落实全团“青年之声”建设工作部署,提升“青年之声”的覆盖面,强化思想引领、就业创业、困惑解答和学业咨询等方面功能。以“青年之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团学工作一体化融合机制。
——按照团中央和团省委统一部署,推动好“青网计划—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依托团干部、学生骨干和网络舆情机构,组建舆情信息监控、报送和研判工作队伍,构建起以网络文明志愿者为外围、网络宣传员为主体、网络文明促进会为核心的覆盖广、动员快、战斗力强的网络工作队伍。依托短信平台、QQ群和微信群,完善新媒体矩阵建设和三级响应平台,做好舆情信息报送及维护校园稳定工作,完善网上信息采集监测和各级团学组织信息联动机制,建立学生舆情研判智库,确保信息动态及时了解掌握、有关事件积极配合处理,形成以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内容供给、品牌活动和机制完善为主体的立体式、多层次的新媒体总体框架和布局。
六、积极发挥团的指导作用,加强学生组织工作和建设
——改革完善团学组织的工作机制,理顺内设机构的关系与职责。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贯彻落实《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学生代表大会组织办法和学生会组织章程指引,规范和督促各级学生会组织定期召开代表大会,扩大普通同学的代表性和参与度。健全学生权益维护制度,推动学生会组织开展提案工作和日常权益维护工作。进一步规范学生会组织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联系、服务和引导制度。改进学生会组织的干部选拔评价考核工作,在学生会组织主要人员选拔中落实“众选众评”机制,规范主要人员的选拔产生方式,加强学生干部作风建设。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注册制度,引导和规范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与建设,开展优秀学生会、优秀社团、优秀学生干部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