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5日我校外国语学院三下乡队伍前往白石村进行村落文化调研后,我们来到白石村探访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艺人——夏维照。夏维照今年71岁,是肇庆本地人,育有一儿一女,两人均有固定工作。夏维照从18岁开始学做端砚,至今从事端砚行业已有50余年,是白石村里唯一一位仍坚持全手工的老艺人,主要是负责前面打磨的工序。
沿着白石村街道走,小道两边的小户人家门口都零零散散的放着一些砚石以及制砚工具。走到一条狭长小路尽头,两边由红色砖砌成的楼房屋檐底下倒映着斑驳阳光,一位老艺人正弯腰屈身地坐在那凿刻着砚石,赤裸的双脚在两旁固定着砚石,左手握着小铁棒,将其放在砚石上,右手举着铁锤并敲打着小铁棒。当我们走过去跟这位老艺人打招呼时,他取下眼镜,满脸褶子的黝黑脸上洋溢着笑容,热情地同我们谈起话来。
夏维照从小受父辈做端砚、石磨等生意的影响,18岁时便开始进村里的端砚厂工作并学习制作端砚的技术。恰逢当时正处于端砚出口国外的畅销时期,工厂需求量大,他常常得去羚羊峡的紫云谷购买石料。然而石料的坑口只有10多公分,工人们往往是斜躺着进去,再用绳子把石料拉出来,几经波折后才将其搬运到工厂,之后才开始按每道工序步骤细细雕琢。
经过在工厂刻苦学习的几年,夏维照的制砚操作日渐熟练,手艺也愈加精湛。改革开放后,夏维照便离开工厂回到自己家开了一间小作坊,做起端砚生意来……老艺人一边回忆着过往的风风雨雨,一边研究手边的砚石。“锵、锵、锵”,有节奏的打击声回荡耳边,瘦弱的手拿着铁锤用力敲打着,青筋慢慢浮现于双臂,每一根仿佛都记录着力度,一次又一次地敲打,一次比一次更集中有力。
“现在科技发达,使用机器确实省了很多时间,但是雕刻出来的东西太粗糙,不好看”,老艺人语重心长地讲道。现在的他早已经搬去新房子,可他每天还是会来到父辈留下的老房子这里进行端砚的加工,磨平,凿刻,依旧如从前那般,一敲一打,全靠自己。我们步入老房子,才发现里面整齐的摆放着许多未凿刻的砚石,在一旁还放着几块已磨好的砚石,用手拿起一块磨好的砚石轻轻抚摸,石面顺滑平实,每一处地方无不体现了老者对端砚制作的仔细认真。
如今,当地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会选择制作端砚这一苦力活,村子里比较年轻的端砚制作人大多是来自广西并从这的端砚厂学习手艺后留下来的。现在偶尔也会有年轻人来这拜师学艺,但却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手艺是不断练习出来的,这个过程是很漫长枯燥的,坚持下来不容易啊”,老艺人感叹道,神色慢慢变得凝重,放下手中的活,点燃起一根烟。
老艺人缓缓将烟放到嘴边,浅浅吸一口,烟雾慢慢呼出,缭绕四周,所有的忧愁疲惫感仿佛也随之不断升腾,不一会儿就都烟消云散。四角的天空底下,一个残缺的收音机,一台破旧的老风扇,几只木质小凳子,地上零散地放着不知用了多少年的简单工具,佝偻着的单薄背影,熟悉的节奏声,锵、锵、锵、锵......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每一天每一块新的砚石是老艺人继续的动力。
记者手记
71岁的年纪,老艺人本可以选择安享晚年,但他还是会每天回到老房子前,重复做着同样事情。看到那一双爆满青筋、肌肉松弛、黝黑的手如此细心用力地敲打着,我不禁被他那股执着劲打动,若心中不是热爱到不舍,一位老者又怎么会做着这种连年轻人都感觉吃力的活却没半点怨言。有些事情坚持下去了便是一生,念念不忘的也定是来时努力走过的每一步脚印。而对于那些先辈留传下来的好东西,我们能做的便是将其传承下去,一步一步地,将它教会给下一代人。精益求精、细心雕琢是老艺人对端砚制作的坚持,也正是他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依旧有这些人一直尽心地、默默地追求着工作的极致。或许,我们会觉得“工匠精神”离自己很遥远,但其实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做着不同的工作却都秉持着对工作认真专注、追求专业的态度。而这种精神,便是值得当代的每一个人去学习的。